美团 (3690.HK):本地生活巨擘的价值重估,风暴中的护城河能否守住利润?
日期: 2025-08-31 06:48 UTC
1. 核心观点与投资评级
- 目标价: 92.38 港元
- 当前价: 102.7 港元
- 评级: 减持 (Underweight)
核心论点:
- 分部价值的“美丽幻象”与现实的骨感: 我们的分部加总(SOTP)估值模型显示,在理想状态下,美团各业务板块的内在价值合计约为每股108.68港元。然而,这一数字并未完全反映当前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
- 核心引擎失速,利润率承压是最大风险敞口: 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敲响了警钟。核心本地商业(CLC)的经营利润率从一年前的近20%骤降至5.7%[11],外卖业务的单均利润暴跌约60%至仅0.74元人民币[10]。这并非简单的周期性波动,而是“非理性”价格战与成本刚性共同作用下的结构性压力,严重侵蚀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预期。
- 新业务的“期权价值”与“现金黑洞”并存: 以美团优选和海外业务Kita为代表的新业务,虽然在营收端保持增长,但其经营亏损在2025年上半年显著扩大[27][36]。在集团核心利润受损的背景下,这些高投入、长周期的业务对公司自由现金流构成了持续的拖累,其“期权价值”需要用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行折现。
- 平台服务是唯一的“压舱石”,但独木难支: 广告、商家服务及SaaS等平台业务,凭借其高利润率和强大的变现能力,是公司价值中最稳固的部分。但在外卖和新零售业务的巨大盈利缺口面前,其贡献尚不足以扭转集团整体的利润颓势。
- 结论:安全边际不足,建议减持。 综合考量近期的利润率恶化、持续的竞争压力以及监管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市场尚未完全消化这些负面因素。在我们的基础估值上施加15%的定性风险折让后,得出92.38港元的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下行空间。我们建议投资者减持,直到观察到外卖业务单位经济效益出现可持续的、结构性的改善信号。
2. 公司基本盘与市场定位
美团是中国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绝对领导者,构建了一个以“吃”为核心,涵盖外卖、到店、酒旅、出行、零售等多元化场景的超级平台。其商业模式根植于强大的双边网络效应:海量的消费者流量吸引了数百万商家入驻,而丰富的商家供给又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粘性。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 核心本地商业 (Core Local Commerce): 这是公司的现金牛业务,主要包括餐饮外卖(美团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外卖业务凭借其无可匹敌的即时配送网络,占据了市场约60%-70%的份额[14],是公司收入和用户流量的基石。到店酒旅则利用平台流量入口,为商家提供营销和交易服务,是重要的利润贡献点。
- 新业务 (New Initiatives): 包括美团优选(社区电商)、美团买菜(前置仓模式)、海外业务(Kita)以及出行服务等。这些业务代表了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但目前大多处于高投入、战略性亏损的阶段,旨在抢占未来的市场空间。
美团的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
- 规模化的即时配送网络: 庞大的骑手团队和智能调度系统构成了难以复制的履约护城河。
- 强大的品牌心智和用户习惯: “有事搜美团”已成为众多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形成了强大的流量入口。
- 深刻的商户端理解和数据积累: 多年运营积累的商户数据和SaaS服务能力,为广告和营销等高利润业务奠定了基础。
然而,尽管地位稳固,美团所在的每个赛道都面临着激烈甚至白热化的竞争,从阿里的饿了么到拼多多的社区团购,再到国际市场的DoorDash和Uber,这些都对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构成了持续的挑战。
3. 定量分析: 解构帝国——分部加总法的价值透视
3.1 估值方法论
我们选择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 (Sum-of-the-Parts, SOTP) 对美团进行估值。此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核心逻辑:美团旗下各业务板块在商业模式、增长阶段、利润率、资本需求和风险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 餐饮外卖是规模驱动的低利润率业务;
- 到店酒旅是高利润率的平台业务;
- 新零售是重资产、高投入的成长型业务;
- 平台服务与广告是轻资产、高现金流的业务;
- 国际业务则具有高不确定性的期权价值。
将这些异质性业务捆绑在一起用单一的市盈率或市销率进行估值,会模糊各自的真实价值和风险。SOTP允许我们为每个业务分部选择最合适的估值方法(主要是贴现现金流模型,DCF),并应用不同的折现率和增长假设,从而更公允、更精细地评估公司的整体内在价值。
3.2 估值过程详解
我们的估值基准日为2024年末,所有未来现金流均折现至此。
3.2.1 餐饮外卖 (Food Delivery)
- 估值方法: 分部DCF
- 企业价值 (EV): 2,646亿人民币
作为美团的基石业务,外卖已进入成熟增长阶段,适合使用DCF模型。我们的估值建立在一系列审慎的假设之上,特别是考虑到公司财报并未单独披露外卖的完整财务数据。
- 核心假设:
- 收入拆分: 假设外卖业务占核心本地商业(CLC)2024年收入(2,502亿人民币[19])的65%。
- 增长路径: 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8%,随后逐年放缓至2029年的4%,永续增长率为3%。
- 利润率: 考虑到2025年上半年的激烈竞争,我们假设2025年EBIT利润率被压缩至14%,随后逐步恢复至2029年的18%的稳态水平。
- 折现率 (WACC): 采用11%,反映了该业务高竞争和高运营杠杆的风险特征。
- 计算摘要: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了2025-2029年的自由现金流,并计算了永续价值。所有现金流折现后的企业价值约为2,646亿人民币。这对应约1.5倍的2025年预期市销率(EV/Revenue)和7.7倍的2024年预期EV/EBITDA,在全球同类公司中处于中性偏低水平。
- 敏感性分析: 估值对外卖收入占比、利润率恢复速度和WACC高度敏感。在我们的敏感性测试中,该业务的价值区间在1,900亿至3,600亿人民币之间。
3.2.2 到店、酒店及旅游 (In-store, Hotel & Travel)
- 估值方法: 分部DCF
- 企业价值 (EV): 1,420亿人民币
该业务是美团重要的利润中心,受益于线下消费复苏和线上渗透率提升。
- 核心假设:
- 收入拆分: 假设该业务占CLC 2024年收入的23%,即约575.5亿人民币。(注:我们修正了原始分析节点中存在的计算错误,2,502亿 * 23% 应为575.5亿,而非57.6亿)。
- 增长路径: 预计2025年增长12%,随后逐步放缓至2029年的7%,永续增长率为2.5%。
- 利润率: 假设分部EBITDA利润率为22%,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利润业务。
- 折现率 (WACC): 采用10%,略低于外卖业务,反映其更稳定的盈利模式和较低的资本强度。
- 计算摘要: 通过DCF模型,我们得出其企业价值约为1,420亿人民币。这对应约2.46倍的2024年市销率和11.2倍的EV/EBITDA,符合高质量平台业务的估值范围。
- 敏感性分析: 估值对CLC收入占比的假设最为敏感。若占比在15%至30%之间波动,其价值将在924亿至1,850亿人民币之间。
3.2.3 新零售与生鲜 (New Retail & Grocery)
- 估值方法: 分部DCF
- 企业价值 (EV): 184.3亿人民币
该业务包括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目前仍处于战略投入和亏损阶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未来的盈利潜力。
- 核心假设:
- 收入拆分: 假设该业务占“新业务”分部2024年收入的60%,估算基期收入约为527亿人民币。
- 增长路径: 预计2025年增长15%,随后逐年放缓至2029年的8%,永续增长率为3%。
- 盈利路径: 这是一个关键假设。我们预测EBITDA利润率将从2024年的-4%逐步改善,在2025年达到盈亏平衡,到2029年提升至6%。
- 折现率 (WACC): 采用9.5%,反映了其高成长性但也伴随着高执行风险。
- 计算摘要: DCF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该业务的价值主要由永续期贡献,显性预测期内的现金流为负。最终企业价值约为184.3亿人民币,对应0.35倍的2024年市销率,反映了市场对该业务盈利前景的谨慎态度。
- 敏感性分析: 估值对盈利改善路径、WACC和永续增长率极为敏感。在不同情景下,其价值可在153亿至215亿人民币之间波动。
3.2.4 平台服务与广告/营销 (Platform Services & Ads/Marketing)
- 估值方法: 分部DCF
- 企业价值 (EV): 677亿人民币
这是美团护城河中最坚固、利润最高的部分,是公司价值的稳定器。
- 核心假设:
- 收入拆分: 假设该业务占CLC 2024年收入的12%(基于2024年年报中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约302亿人民币的推算),基期收入约为300亿人民币。(注:我们调整了原始分析节点中48%的过高假设,采用了基于年报数据的更保守估计)。
- 增长路径: 预计2025年增长12%,随后逐步放缓,永续增长率为3%。
- 利润率: 假设EBIT利润率为30%,反映了广告和SaaS业务的高毛利特性。
- 折现率 (WACC): 采用9%,是所有业务中最低的,体现了其高质量和可预测的现金流。
- 计算摘要: DCF模型得出企业价值约为677亿人民币。
- 敏感性分析: 尽管这是最稳定的业务,但其估值仍受增长和利润率假设影响,价值区间在保守的242亿至乐观的1,531亿人民币之间。
3.2.5 国际及其他新业务 (International & Other Initiatives)
- 估值方法: 场景化DCF与可比公司法交叉验证
- 企业价值 (EV): 58亿人民币
以Kita为代表的海外业务和出行等其他探索性项目,具有典型的期权特征:高风险、高不确定性、潜在高回报。
- 核心假设:
- 收入起点: 假设2025年该部分业务的收入为15亿人民币。
- 增长路径: 假设初期(2026-2027年)年增长25%,随后逐步放缓。
- 盈利路径: 预计到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到2030年EBITDA利润率达到20%。
- 折现率 (WACC): 采用12%,以反映海外扩张和早期业务的极高风险。
- 计算摘要: 我们的基准DCF模型给出的企业价值约为58亿人民币。可比公司法(参考DoorDash、Uber等)给出的EV/Sales倍数范围较广,交叉验证后我们认为DCF结果处于合理区间。
- 敏感性分析: 该业务的估值对初始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假设呈指数级敏感。若能成功打开市场,其价值有数倍增长潜力;反之,则可能价值归零。
4. 定性分析: 利润的“不可承受之重”
定量分析为我们描绘了美团价值的“理想蓝图”,但定性分析则揭示了通往这幅蓝图路上的荆棘与风暴。当前,美团正面临一场对其核心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严峻考验,这迫使我们必须对纯粹的数字模型进行审慎的风险折价。
护城河的“双刃剑”效应
美团的护城河——规模效应和履约网络——在当前环境下呈现出典型的“双刃剑”特征。一方面,它帮助美团在与饿了么等对手的“非理性”价格战中守住了市场份额,这是其长期价值的基础。但另一方面,维持这个庞大网络的刚性成本(骑手工资、补贴)在需求波动和价格战背景下,成为了侵蚀利润的巨大负担。2025年第二季度单均利润从超过2元暴跌至0.74元[10],清晰地表明其护城河目前只能“保份额”,无法“保利润”。这种“脆弱的规模化护城河”是我们在估值中必须考虑的最大风险。
管理层的战略抉择与资本配置困境
CEO王兴领导的管理层在战略上保持了“零售+科技”的定力,并对海外扩张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3][34]。然而,在战术执行层面,公司似乎陷入了两难:是优先捍卫市场份额,还是优先稳定利润和现金流?从2025年上半年的行动来看,管理层显然选择了前者。这种“保市场”的策略在短期内稳住了基本盘,但也付出了利润大幅下滑的代价。
更令人担忧的是资本配置效率。新业务,特别是美团优选和Kita,持续“烧钱”但盈利路径尚不明朗。在核心业务现金流承压的情况下,这种多线作战的资源投入模式是否可持续,以及其长期的资本回报率(ROIC)如何,管理层需要向市场提供更清晰的解答。
监管与竞争: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监管风险始终是中国互联网平台的系统性风险。对于美团而言,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平台抽佣: 监管机构对平台佣金率的审视可能限制其未来的变现空间。
- 反不正当竞争: 对大规模补贴和价格战的限制政策一旦出台,将彻底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
- 劳动法规: 对骑手权益的保障要求(如强制社保)将直接推高履约成本,对单位经济模型产生永久性影响。
这些潜在的政策变化为公司的长期利润率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必须在估值中通过更高的风险溢价(即更高的WACC)来体现。
对估值模型的定性调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必须对纯粹的DCF模型输入参数进行保守调整,以反映现实的风险:
- 全局调整: 整体WACC应上调0.5-1.0个百分点。永续增长率g应下调0.25-0.5个百分点,以反映宏观经济放缓和长期监管风险。
- 分部调整:
- 餐饮外卖: 长期稳态EBIT利润率的假设应从18-20%下调至16-18%的区间。
- 新零售与国际业务: 必须应用更高的WACC(分别上调1-2个百分点),并拉长其实现盈利的时间线预测。
- 平台服务: 该分部是唯一的亮点,其在SOTP中的价值权重应被视为对其他业务风险的对冲。
5. 最终估值汇总
估值防火墙:
我们将各业务分部的企业价值(EV)进行汇总,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得出最终的股权价值和每股目标价。
业务分部 |
企业价值 (亿人民币) |
企业价值 (亿港元) |
关键驱动因素 |
餐饮外卖 |
2,646.0 |
2,910.6 |
规模效应,但利润率受挤压 |
到店、酒店及旅游 |
1,420.0 |
1,562.0 |
高利润平台,受益于消费复苏 |
新零售与生鲜 |
184.3 |
202.7 |
长期增长潜力,短期持续亏损 |
平台服务与广告 |
677.0 |
744.7 |
高利润现金牛,价值稳定器 |
国际及其他新业务 |
58.0 |
63.8 |
高风险期权价值 |
合计企业价值 (EV) |
4,985.3 |
5,483.8 |
|
加:净现金 (估算) |
1,000.0 |
1,100.0 |
财务缓冲,支持新业务投入 |
股权价值 (Equity Value) |
5,985.3 |
6,583.8 |
|
|
|
|
|
已发行股数 (亿股) |
|
60.58 |
来自`quote_data` |
每股内在价值 (SOTP基础) |
|
108.68 港元 |
|
定性风险折让 |
|
-15.0% |
反映利润率压力、竞争和监管风险 |
最终目标价 |
|
92.38 港元 |
|
注:汇率按 1 人民币 = 1.10 港元计算。净现金为基于公开信息和行业可比公司的估算值,用于计算股权价值。
最终安全价格:
经过严谨的分部加总计算和关键的定性风险评估,我们得出美团(3690.HK)的最终目标价为92.38港元。
6.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结论与行动建议:
我们给予美团“减持”评级,目标价92.38港元。
尽管美团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多元化的业务生态,但其核心盈利能力在当前激烈的竞争格局下面临严重挑战。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已清晰地揭示了这一风险。在我们看来,市场尚未完全定价其利润率长期受压的可能性。
- 对于现有投资者: 建议在当前价位逐步减持仓位,锁定利润或减少损失。
- 对于潜在投资者: 建议保持观望,等待更明确的积极催化剂出现。
关键的投资催化剂/观察点:
我们将在未来6-12个月密切关注以下指标,作为调整评级的依据:
- 外卖单均利润的连续回升: 是否能连续两个季度恢复到1.5元人民币以上。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率的企稳回升: 是否能重返15%以上的水平。
- 新业务亏损的收窄趋势: 美团优选和Kita的单位经济模型是否有实质性改善。
- 监管政策的明确化: 任何关于平台佣金或骑手福利的最终政策落地。
该投资建议主要面向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有深度理解、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在出现上述积极信号前,我们认为投资美团的机会成本较高。
风险声明:
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和我们认为可靠的数据来源进行分析,但我们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为我们的分析判断,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恕不另行通知。本报告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要约或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由 Alphapilot WorthMind 生成
外部引用
- FMP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API Call for key_metrics and financial_ratios, 2025-03-31.
- Minichart.com.sg (China Galaxy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Report), "Meituan (3690.HK) 2025 Outlook...", 2025-05-28.
- Meituan 2024 Annual Report (PDF), 2025-03-25.
- Investing.com, "Meituan (MPNGF) Q2 2025 Earnings Call Highlights", 2025-08-28.
- Yahoo Finance, "MEITUAN-W (3690.HK) Q2 FY2025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8.
- Meituan 2025 Q2/H1 业绩公告 (PDF Snippet), 2025-08-28.
- FMP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Income Statement Data, via HKEX filings.
- SCMP, "Meituan sales weaken, profit plummets amid 'irrational' ...".
- Ainvest, "Meituan's Margin Squeeze in the Food-Delivery Price War".
- TipRanks, "Meituan Reports Revenue Growth Amidst Declining Profits in H1 2025", 2025-08-27.
- Meituan Q2 2025 Earnings Release, 2025-08-27.
- Ainvest, "Meituan's Strategic Resilience Amid China's Food Delivery Price War".
- Morningstar, "Meituan Class B 03690".
- Meituan 2024 Annual Report, 2025-05-02.
- Pitchbook, "Meituan 2025 Company Profile", 2025-08-08.
- Meituan 2025 Q2 Earnings Release, 2025-08-27.
- EqualOcean, News Article on Meituan, 2025-05-27.
- Yahoo Finance, "Meituan (MPNGF) Q2 2025 Earnings...",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