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机器人 (9660.HK):被叙事泡沫包裹的AI芯片龙头,一场与基本面的豪赌
日期: 2025-09-08 13:50 UTC
1. 核心观点与投资评级
核心论点:
- 极端估值脱钩: 当前市场价格 (HKD 10.50) 较我们基于审慎现金流贴现模型(DCF)计算的内在价值区间 (HKD 1.44 - 2.64) 存在超过300%的溢价。市场似乎已将未来数年最乐观的增长情景、完美的业务执行以及零风险完全定价,其企业价值与收入比 (EV/Revenue) 高达约47倍,这对于一家仍在经营性亏损的企业而言是难以维系的。
- 盈利的幻象:: 2024年财报显示的净利润 (约人民币23.5亿元) 具有高度误导性。我们的深度分析揭示,该利润并非源于主营业务的改善,而是由一项金额巨大 (约人民币46.8亿元) 的非经营性、非现金“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所驱动 [1]。扣除此类会计处理影响,公司2024年的经营性亏损实则高达人民币21.4亿元,现金流持续为负。
- 催化剂的确定性风险:: 市场对公司寄予厚望的核心催化剂——新一代高算力芯片J6P的量产与交付,尽管叙事引人入胜,但其成功路径充满了不确定性。目前关于其出货量的预测主要来自第三方券商报告 [2],而非已验证的、具备约束力的客户合同。从技术验证到车规级量产的“死亡之谷”充满了供应链、良率、成本控制及客户导入延迟等重大风险。
我们认为,地平线机器人是一家在技术和市场卡位上具备优势的优秀公司,但其当前的股票价格已经远远超越了其基本面所能支撑的范围。市场情绪和宏大叙事构建了一个脆弱的估值泡沫,而忽略了其持续的经营亏损和未来商业化道路上的巨大挑战。因此,我们首次覆盖并给予“强烈卖出”评级,目标价为HKD 2.25,潜在下行空间约78.6%。
2. 公司基本盘与市场定位
地平线机器人 (Beijing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是中国领先的乘用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提供一套整合了硬件与软件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其产品矩阵包括:
- 专有AI芯片 (征程®系列): 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规级AI芯片,是其解决方案的算力基石。
- 软件算法与工具链: 包括感知、融合、预测和规划等核心算法模块,以及便于车企 (OEM) 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工具。
- 集成化解决方案: 提供从L2到L4级别的完整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如Horizon SuperDrive™ (HSD)。
根据公开信息及第三方研究报告,地平线在中国ADAS解决方案市场的占有率位居前列,已与超过27家主流OEM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2]。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绑定本土汽车产业链,提供高性价比且服务响应迅速的解决方案,在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中占据了有利地位。然而,公司也面临来自国际巨头(如NVIDIA、Mobileye)在高端市场的技术压制,以及国内同行(如黑芝麻智能)和部分主机厂自研方案的激烈竞争。
3. 定量分析: 估值迷雾:揭开盈利幻象下的真实价值
3.1 估值方法论
鉴于地平线机器人的各项业务(芯片、软件、解决方案)在技术、产品和客户端高度集成,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难以独立拆分并进行公允估值,我们判定分部加总估值法 (SOTP) 在此阶段并不适用。因此,我们采用整体估值法 (Holistic Valuation),并以情景分析下的贴现现金流模型 (Scenario-based DCF) 作为核心估值工具。
选择DCF模型的主要原因在于:
- 前瞻性: 能够将对公司未来增长、盈利能力和风险的预期,系统性地转化为可量化的内在价值。
- 过程透明:: DCF模型的核心假设(增长率、利润率、折现率)清晰可辨,便于进行压力测试和敏感性分析,尤其适合对仍处于投入期、现金流不稳定的高成长科技公司进行估值。
- 规避短期市场情绪:: 相较于依赖市场情绪的相对估值法(如P/E, P/S),DCF更侧重于公司的长期基本面价值。
3.2 估值过程详解
我们的DCF模型构建了一个为期5年(2025-2029)的显性预测期和一个永续增长期。所有财务数据均基于公司发布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报告 [1][3]。
核心假设:
假设项 | 保守情景 (Bear Case) | 基准情景 (Base Case) | 乐观情景 (Bull Case) | 假设依据 |
---|---|---|---|---|
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2025-29) | 15% | 25% | 35% | 基准情景参考了分析师对2026年的预测 [4] 并结合行业增速,保守和乐观情景则反映了J6P芯片量产交付节奏的快慢。 |
自由现金流/收入比率 (FCF Margin) | 2025: -25% -> 2029: 8% | 2025: -20% -> 2029: 10% | 2025: -10% -> 2029: 15% | 考虑到公司仍处高研发投入期,我们假设FCF Margin将随着规模效应和软件收入占比提升而逐年线性改善,从当前深度的负值逐步转正。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 | 11% | 10% | 9% | 我们未使用公司财报工具提供的极低Beta值(0.01),因其不具代表性。我们基于对行业风险、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的综合判断,设定了更能反映其风险状况的折现率。 |
永续增长率 (g) | 2.5% | 3% | 3% | 设定为3%,反映了对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健增长以及智能汽车行业长期渗透率提升的预期。 |
估值计算 (基准情景):
- 预测自由现金流 (FCF): 基于2024年收入 (人民币23.84亿元) 和上述假设,我们预测了2025-2029年的FCF。
- 计算终值 (TV): TV = FCF_2029 * (1+g) / (WACC-g) ≈ 人民币 107.04亿元。
- 折现求和:
- 显性期FCF现值 (PV) ≈ -1.99亿元人民币
- 终值现值 (PV) ≈ 66.43亿元人民币
- 企业价值 (EV) ≈ 64.44亿元人民币
- 计算股权价值:
- 企业价值 + 净现金 (约人民币84.54亿元 [3]) = 股权价值 ≈ 148.98亿元人民币
- 计算每股价值:
- 股权价值 / 流通股数 (117.57亿股 [5]) ≈ 每股价值 CNY 1.267
- 按1 CNY = 1.136 HKD汇率换算 ≈ HKD 1.44 / 股
情景分析结果汇总:
- 基准情景 (Base Case): HKD 1.44 / 股
- 乐观情景 (Bull Case): HKD 2.64 / 股 (假设收入增长更快,盈利能力改善更显著)
- 保守情景 (Bear Case): HKD 1.10 / 股 (假设增长放缓,盈利改善不及预期)
结论: 即使在最乐观的假设下,我们的DCF估值结果 (HKD 2.64) 也远低于当前市场价格 (HKD 10.50)。这清晰地表明,当前股价并未建立在审慎的财务预测之上,而是由极度乐观的情绪和叙事所驱动。
4. 定性分析: 宏大叙事与严峻现实的博弈
定量分析揭示了巨大的估值鸿沟,而定性分析则旨在探究支撑这一鸿沟的“故事”及其脆弱性。
市场的宏大叙事 (The Bull Narrative):
市场的乐观情绪主要建立在以下几点之上:
- J6P芯片的颠覆性潜力:: J6P芯片拥有高达560 TOPS的算力,被视为对标国际顶尖产品的关键一代。券商报告预测其将于2025年Q3量产,并率先搭载于奇瑞星途车型,预计出货量将从2025年的3万片飙升至2027年的150万片 [2]。这一清晰的产品路线图和放量预期,为市场描绘了一幅指数级增长的蓝图。
- 国产替代的时代机遇:: 在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安全的驱动下,国内车企对本土芯片供应商的扶持力度空前。地平线作为行业龙头,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客户基础,被视为该趋势的最大受益者。
- “硬件预埋,软件收费”的商业模式想象空间:: 市场憧憬地平线能复制类似科技巨头的商业模式,通过大规模铺开硬件(芯片)占领市场,未来通过软件更新 (OTA) 和订阅服务实现持续的、高毛利的现金流收入,从而获得SaaS级别的估值倍数。
我们看到的严峻现实 (The Bear Case):
尽管叙事动人,但背后潜藏的风险和信息缺口不容忽视:
- 从预测到现实的执行鸿沟:: 券商的出货量预测终究只是预测。车规级芯片的量产涉及极其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与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协调、严苛的良率控制以及漫长的整车集成测试周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量产延迟或成本失控,从而使增长故事落空。
- “盈利”的真相:: 如前文所述,2024年的净利润是一个会计处理的结果,而非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这不仅意味着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依然为负,更引发了我们对公司财务透明度和沟通策略的担忧。这种非经营性收益可能掩盖了主营业务面临的真实挑战。
- 关键信息黑盒:: 作为投资者,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关键的信息盲点,这些盲点足以对估值产生颠覆性影响:
- 现金的真实可用性:: 公司账上拥有巨额现金 (约人民币154亿元 [3]),这本应是估值的安全垫。然而,年报中并未详细披露其中是否存在受限现金、质押存款或关联方占用的情况 [6]。若大部分现金无法自由支配,其对股权价值的支撑将大打折扣。
- 潜在的股权稀释:: 对于一家高速成长的科技公司,股权激励是常态。但我们未能获取关于未行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单位 (RSU) 或其他可转换工具的详细信息,这意味着未来流通股本可能被大幅稀释,从而拉低每股价值。
- 合同的约束力:: 公司宣称与多家OEM合作,但我们无法看到具备法律约束力的供货协议细节,如最低采购量、定价机制、交付时间表等。缺乏这些信息,未来的收入预测便如同沙上建塔。
综上所述,地平线机器人的投资价值,是宏大叙事与严峻现实之间的一场激烈博弈。我们认为,当前市场过度沉醉于前者,而系统性地低估了后者。
5. 最终估值汇总
估值防火墙:
我们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最终整合,以构建一个审慎的估值防火墙。
- DCF基础价值:: 我们的DCF模型给出的内在价值区间为 HKD 1.10 - HKD 2.64。我们选取基准情景下的 HKD 1.44 作为我们核心的基础价值锚点。
- 定性调整:: 尽管我们对当前估值持极度审慎态度,但我们承认J6P芯片的量产是一个真实且重要的短期催化剂。为了反映这一潜在的积极因素,我们在DCF基础价值之上给予一定的溢价,将目标价设定在我们DCF估值区间的较高端,并参考定性分析中对催化剂的评估。我们将基准情景 (HKD 1.44) 和乐观情景 (HKD 2.64) 的中点 (约HKD 2.04) 作为参考,并结合定性分析中对风险的权衡,最终确定目标价。
最终目标价: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地平线机器人 (9660.HK) 的最终目标价为:
HKD 2.25 / 股
该目标价较当前股价 HKD 10.50 存在约 78.6% 的下行空间。
6.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结论与行动建议:
我们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 (9660.HK),并给予“强烈卖出”评级。
我们认为,该公司当前的股价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多年的乐观预期,形成了一个由叙事驱动而非基本面支撑的估值泡沫。2024年财报中具有误导性的净利润数据可能加剧了市场的误判。尽管J6P芯片的成功量产可能在短期内提供交易性机会,但其巨大的不确定性远不足以弥合当前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鸿沟。
- 对于价值投资者和成长性投资者 (GARP):: 建议完全规避。当前价格缺乏任何可言的安全边际。
- 对于现有持股者:: 建议立即卖出或大幅减持,锁定利润或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剧烈价值回归。
- 对于寻求投机性机会的交易者:: 需高度警惕风险,任何基于催化剂的交易都应设置严格的止损位。未来需密切关注的关键验证点包括:公司官方发布的J6P量产确认公告、与主流OEM签订的具备约束力的批量供货合同,以及2025年财报中真实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
风险声明:
本报告基于公开可得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一系列假设得出结论。所有分析和预测均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技术路线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关键人才流失等因素均可能对公司基本面和股价产生重大影响。本报告仅为投资研究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要约或承诺。投资者应独立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由 Alphapilot WorthMind 生成
外部引用:
- Beijing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2024 Annual Report, HKEXnews, 2025-04-21. https://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5/0421/2025042100203.pdf
- UOB Kay Hian Report Summary, minichart.com.sg, 2025-08-28. https://www.minichart.com.sg/2025/08/28/horizon-robotics-9660-hk-1h25-results-revenue-surges-68-hardware-shipments-double-mass-production-target-in-sight-for-hsd-in-2h25/
-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Balance Sheet Statement for 9660.HK, Data as of 2024-12-31. https://financialmodelingprep.com/api/v3/balance-sheet-statement/9660.HK
-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Analyst Estimates for 9660.HK, Data as of 2025-09-08. https://financialmodelingprep.com/api/v3/analyst-estimates/9660.HK
-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Company Profile for 9660.HK, Data as of 2025-09-08. https://financialmodelingprep.com/api/v3/profile/9660.HK
- Internal analysis based on review of HKEXnews PDF (Ref [1]), which did not yield detailed breakdowns of cash com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