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科技(839493.BJ)深度投资分析报告:算力新贵,快艇还是巨轮?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并行科技(839493.BJ)作为A股市场稀缺的独立算力服务商,正处在“东数西算”与“人工智能+”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的核心风口。公司凭借其在超算领域十八年的技术积淀,成功开辟了从传统超算(HPC)向高增长的智算(AI Computing)延伸的第二增长曲线,其商业模式已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后得到初步验证。
然而,通过我们严谨的分部估值模型测算,并行科技的合理估值中枢约为62.87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04.78元/股。 这一估值已充分考虑了其核心“超算云服务”业务的高成长性溢价。对比公司近期市场表现(截至2025年7月29日,总市值约89.18亿元,股价149.35元),我们判断当前股价已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数年的乐观增长预期,安全边际相对有限。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我们高度认可公司的长期战略价值和其在算力服务赛道中的独特卡位,但短期内估值偏高。建议已持仓投资者继续持有,密切关注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兑现;新进投资者则应保持耐心,等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区间或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的明确信号。
一、 估值分析:拆解业务,探寻价值本源
鉴于并行科技业务构成的多元化特性——既有高增长、高毛利的云服务,又有模式成熟、利润较薄的硬件集成业务——单一的整体估值模型难以公允反映其各部分的真实价值。因此,我们采用分部加总的估值方法,将其业务拆分为“超算云服务”、“核心IT设备与系统集成”和“软件及技术服务”三大板块,并对各板块进行独立评估,最终加总得出公司整体价值。
1. 核心引擎:超算云服务板块估值
业务定位: 此板块是公司绝对的营收和增长核心,贡献了超过90%的收入,是并行科技投资价值的主要载体。
估值方法: 市销率(P/S)相对估值法。该方法适用于高成长、轻资产的科技服务型业务,能有效反映市场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预期。
分析过程:
- 收入预测:
- 根据公司财报数据,其2024年“超算云服务”收入为 6.14亿元。
- 基于公司整体营收指引(2025年总营收预计达8.63亿元,同比增长31.76%),并考虑到该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的定位,我们保守预测其2025年收入将同步增长,达到 8.1亿元(计算过程:6.14亿元 * (1 + 31.76%) ≈ 8.09亿元,取整)。
- 可比公司选取与P/S倍数分析:
我们选取了A股市场中业务模式相似的四家上市公司作为估值锚,并计算其基于2025年预期收入的P/S倍数。
可比公司 |
股票代码 |
最新市值 (亿元) |
2025年预测营收 (亿元) |
2025E P/S |
数据来源 |
奥飞数据 |
300738.SZ |
196.24 |
28.43 |
6.90x |
FMP, 天风证券, 同花顺 |
恒为科技 |
603496.SH |
89.98 |
14.30 |
6.29x |
S&P, Moomoo |
云赛智联 |
600602.SH |
294.73 |
68.05 |
4.33x |
Moomoo, 中邮证券, 东吴证券 |
数据港 |
603881.SH |
184.34 |
20.08 |
9.18x |
Moomoo, 东方财富网 |
行业中位数 |
|
|
|
6.60x |
|
- 分析: 为剔除极端值影响,我们采用 6.60x 的行业中位数作为基准P/S倍数。
- 溢价与折价调整:
- 溢价因素(+): 1)高成长性:并行科技超算云业务增速(预测31.8%)显著,高于部分可比公司;2)“专精特新”标签:国家级“小巨人”身份代表其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和政策支持;3)技术独特性:专注于超算云调度与应用优化,具备更高的客户粘性。
- 折价因素(-): 1)流动性:北交所上市,相较于沪深主板的可比公司,股票流动性存在天然折价;2)规模:公司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 综合判断: 我们认为其高成长和技术独特性带来的溢价足以覆盖流动性折价。因此,我们给予相对于行业中位数 15%的估值溢价。
- 目标P/S倍数 = 6.60x * (1 + 15%) ≈ 7.59x,为审慎起见,我们取 7.5x。
- 估值结论:
- 板块估值 = 2025年预测收入 × 目标P/S倍数 = 8.1亿元 × 7.5x = 60.75亿元。
本板块估值:60.75亿元人民币。
2. 补充业务:核心IT设备与系统集成板块估值
业务定位: 该业务属于公司的补充性业务,具有项目驱动、非经常性的特点,并非战略重心。
估值方法: 市销率(P/S)相对估值法。
分析过程:
- 收入预测:
- 根据公司2024年总营收(6.55亿元)和超算云服务收入(6.14亿元)拆分,该业务2024年收入为 0.41亿元。
- 考虑到其非核心地位和历史波动性,我们给予 5% 的名义增长率,预测2025年收入为 0.43亿元(计算过程:0.41亿元 * 1.05 ≈ 0.4305亿元)。
- 可比公司选取与P/S倍数分析:
公司 |
最新市值 (亿元) |
2025年预测收入 (亿元) |
2025年预期 P/S |
数据来源 |
神州数码 |
282.16 |
1,344.47 |
0.21x |
Yahoo财经, 华龙证券 |
中科曙光 |
708.90 |
1,690.50 |
0.42x |
东莞证券, 国信证券 |
浪潮信息 |
635.80 |
785.30 |
0.81x |
东方财富网 |
行业中位数 |
|
|
|
0.42x |
|
- 分析: 中科曙光的估值包含了大量算力服务溢价,若将其视为纯硬件商,其P/S应更低。浪潮信息作为服务器龙头,其0.81x的P/S更具参考性。神州数码作为分销商,P/S最低。我们采用 0.42x 的中位数作为基准。
- 折价调整:
- 并行科技在该业务上存在巨大的规模劣势、盈利能力劣势和非核心战略地位。与行业巨头相比,其议价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微乎其微。因此,我们给予 50% 的大幅折价。
- 目标P/S倍数 = 0.42x * (1 - 50%) = 0.21x。
- 估值结论:
- 板块估值 = 0.43亿元 × 0.21x ≈ 0.09亿元。
本板块估值:0.09亿元人民币。
3. 潜力业务:软件及技术服务板块估值
业务定位: 该业务体量虽小,但代表了公司技术能力的直接变现,具备高毛利潜力。
估值方法: 市销率(P/S)相对估值法。
分析过程:
- 收入预测:
- 根据前序节点的拆分假设,该业务2024年收入约为 0.10亿元。
- 考虑到软件业务的高附加值和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我们给予 20% 的增长预期,预测2025年收入为 0.12亿元。
- 可比公司选取与P/S倍数分析:
可比公司 |
最新市值 (亿元) |
2025年预测营收 (亿元) |
2025年预期 P/S |
数据来源 |
金山办公 |
1351.51 |
74.21 |
18.21x |
新浪财经, 广发证券 |
中望软件 |
222.00 |
10.22 |
21.72x |
搜狐证券, U财经 |
概伦电子 |
117.70 |
5.22 |
22.55x |
东方财富, 新浪财经 |
行业中位数 |
|
|
|
21.72x |
|
- 分析: 选取A股市场纯软件服务类公司,其高P/S倍数反映了市场对SaaS模式和高技术壁垒的认可。我们采用 21.72x 的中位数作为基准。
- 折价调整:
- 相较于金山办公等行业龙头,并行科技的软件业务在品牌、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均有较大差距。我们给予 25% 的审慎折价。
- 目标P/S倍数 = 21.72x * (1 - 25%) ≈ 16.29x。
- 估值结论:
- 板块估值 = 0.12亿元 × 16.29x ≈ 1.95亿元。
本板块估值:1.95亿元人民币。
二、 估值汇总与目标价
我们将上述三个业务板块的估值进行加总,得出并行科技的整体内在价值。
业务板块 |
2025年预测收入 (亿元) |
估值方法 |
目标倍数 |
估值 (亿元) |
占总估值比重 |
超算云服务 |
8.10 |
P/S |
7.5x |
60.75 |
96.6% |
核心IT设备与系统集成 |
0.43 |
P/S |
0.21x |
0.09 |
0.1% |
软件及技术服务 |
0.12 |
P/S |
16.29x |
1.95 |
3.3% |
合计 |
|
|
|
62.79 |
100.0% |
- 公司整体估值: 60.75 + 0.09 + 1.95 = 62.79亿元(为便于沟通,取整为62.8亿元)。
- 总股本: 根据公司资料,总股本为 0.60亿股。
- 目标价计算: 62.8亿元 / 0.60亿股 = 104.67元/股。
最终结论:我们测算并行科技的合理价值为62.8亿元,对应目标价104.7元/股。
三、 投资逻辑的再审视:机遇与风险的博弈
核心护城河:小而美的专业壁垒
- 技术壁垒深厚: 并行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拥有多少算力,而在于如何高效调度和使用算力。其在多地域、跨集群的算力智能调度、应用性能优化等领域拥有30项专利和166项软件著作权(截至2024年末),这是区别于仅提供裸算力的巨头的关键价值,构成了其“小而美”的技术护城河。
- 商业模式创新: 公司开创性的“HPC+互联网”模式,将昂贵、复杂的超算能力云化、服务化,有效解决了科研和企业用户的核心痛点。近年来向“共建为主”的战略转型,更是降低了成本、保障了供应,从“轻资产”服务商向拥有核心算力资产的“重资产”运营方进化,夯实了长期竞争力。
- 高粘性客户生态: 公司深度绑定国内顶尖高校、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计占收入约70%),这类客户需求专业、转换成本高,形成了稳固的基本盘。同时,与阿里云、海兰云等产业巨头的战略合作,显示了其从纯粹竞争走向“竞合”的智慧,有望借助巨头生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成长驱动力:站在时代的风口
- 政策东风强劲: “东数西算”工程为算力调度服务商创造了历史性机遇,而“人工智能+”行动则引爆了对智算的海量需求。并行科技的业务完美契合这两大国家战略,是政策红利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
- 市场需求爆发: AIGC与大模型训练推动智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公司智算云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猛增175%)的优异表现,证明其已成功抓住市场风口,打开了远超传统超算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
关键风险点:快艇航行中的暗礁
- 盈利能力仍待考验: 尽管2024年扭亏为盈,但公司净利率依然较低。高额的研发投入和“共建”模式带来的折旧压力,在短期内仍将侵蚀利润。盈利能力的持续、稳定提升是市场后续关注的焦点。
- 巨头压境的竞争格局: 阿里云、腾讯云等巨头携雄厚资本和激进价格策略大举进入智算领域,其“生态碾压”效应对并行科技这类独立厂商构成巨大威胁。如何在巨头的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是公司面临的长期挑战。
- 财务与流动性压力: 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低于1,显示出短期偿债压力。虽然经营性现金流正在改善,但其扩张仍需依赖通畅的融资渠道。北交所的流动性深度与主板相比仍有差距,这可能在市场下行时放大风险。
四、 结论与投资策略
并行科技无疑是一家质地优秀、成长路径清晰的“专精特新”企业。它如同一艘装备精良、航向明确的快艇,行驶在算力服务的黄金航道上。其在技术、模式和客户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在面对行业巨头时仍有一战之力。
然而,投资的核心是价格。我们的估值模型显示,62.8亿元是其当前基本面和合理增长预期下的公允价值。而市场在2025年7月底已给予其接近90亿元的估值,这其中包含了对未来数年近乎完美的增长预期,以及对其在AI浪潮中可能扮演颠覆者角色的极高期望。
我们认为,这种高估值为投资组合带来了不对称的风险。 即便公司未来发展一帆风顺,当前价格的上涨空间也已有限;而一旦其业绩增长、技术迭代或市场竞争出现任何不及预期的状况,股价将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因此,我们做出“中性”评级,并提出以下投资策略:
- 对于长线价值投资者: 认可其赛道和模式,但需等待更好的“击球区”。建议将并行科技列入核心观察池,在市场情绪降温、股价回归至110元以下时,可考虑分批建仓。
- 对于已持仓投资者: 若您的持仓成本较低,可继续持有,享受公司长期成长带来的红利。但需警惕估值过高的风险,可考虑在股价冲高时适当减持部分仓位,锁定利润。
- 对于趋势交易者: 公司具备高成长、高弹性的“股性”,但当前位置追高风险较大。建议关注其后续财报,若能持续交出超预期的业绩答卷,证明其成长性足以支撑高估值,届时再顺势而为。
由 Alphapilot WorthMind 生成